.

滴滴司机回河南小镇继承家业,变身富三代,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河南焦作小县城的“富二代”封孟州,一直不肯回家继承皮毛加工厂。

那个工厂经过爷爷和父亲两代人的努力,一年能稳赚万,但他还是很不屑,宁可去当北漂、卖保险、当滴滴司机。

直到三年前,82岁的爷爷,在工厂里操劳时,不小心踩在了羊皮零料上,从台阶上滑了下去,一度昏迷。封孟州才意识到,自己该为这个积累了两代人心血的工厂,认真做点事了。

他设计生产了一款羊毛拖鞋,第一个月就卖爆了。

老技工

封孟州的名字是爷爷取的,老人家没文化,他说,咱们住在孟州,就取孟州吧,将来孩子走到哪儿,都不会忘了回家。河南焦作孟州市,就是封孟州的家乡。这里是知名的皮毛加工地,本地还有一个名叫桑坡的村子,素有“皮毛加工第一村”的称号,皮毛加工历史悠久,据说早在郑和下西洋的时期,这里生产的皮装就远销海外了。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村子里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从事皮毛加工的作坊,大大小小的,就有三百多家,是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基地和集散地,皮毛制品远销日韩和欧美,又有“出口创汇第一村”的美誉。

封孟州的爷爷是甘肃人,年轻时逃荒到了河南,在孟州留了下来。

外来人吃苦肯干,入赘了乡里,本来跟其他村民一样,农忙时种种地,闲下来,就去焦作或者郑州做些短工。

上世纪八十年代,孟州出现了一个羊皮加工厂,从澳洲把羊皮运进来,做成皮衣、鞋子,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去。当时厂里来招工,封孟州的爷爷就想去试试,同村没被录用的人提醒他,“厂里要的是会手工的人,大老爷们不行。”

老头子还是去了,很快被录用,后来大家才知道,因为早年一直在外漂泊,他学会了自己缝补衣裤,手里确实有手艺。

整个八十年代,封孟州的爷爷一直在羊皮加工厂上班,从最底层的仓库管理,一路做到技术负责人,就算是老板见了他也很客气地喊一声“封师傅”。他的绝活:只要看几眼样衣,一把裁刀在手,直接就能在羊皮上裁剪出模样来,这都是十几年经验的积累。

但是,虽有技术傍身,但老封依然还是一个技术工人。许多从他手里出师的年轻人,都纷纷自立门户,尤其是九十年代,几乎每个月都有徒弟单飞创业。

皮毛作坊

年,年近六十的老封从厂里正式退了下来。那段时间,隔几天就有徒弟上门,请他去帮忙,一个月最高给他开的工资,老封差一点就心动了。

当时28岁的儿子封富强却说,要么安心退休,要么就去开工厂,“别给人打工了。”

但开工厂哪有这么容易?一家人的积蓄,全靠着这十几年老爷子在皮毛厂的工资,满打满算不过一两万块钱,还得留着给孙子封孟州上学用。老封就去跟徒弟们借,谁知走了一圈,竟然全吹闭门羹。

老爷子心灰意冷了,但儿子封富强却不信邪。他在郑州做外贸,听同行说,有一个日本的客商,正在四处打听一批羊皮靴子。但那时的孟州虽然皮毛制品丰富,但质量好的,大部分都是皮大衣,羊皮靴子很少有工厂去做,“那时候流行穿皮衣,一件皮衣国外能卖好几千,谁会用羊皮去做鞋,太浪费了。”

他回家和老爷子一说,老封想到了自己原先上班的外贸工厂,因为生意不景气,澳大利亚一个客户跑路,仓库里一直挤压了一大批羊毛皮子,压了快两年了,一直消化不了,爷俩一商量,准备把这批皮毛“吃下来”。

厂长一听,有人帮忙去库存,立马眉开眼笑,但又听他们说没货款时,脸色就不好看了。老爷子给了一个方案:由他儿子,去搞定日本商人的皮靴订单,交给工厂来做,老封负责技术,最后工厂分一部分利润给老封。

“其实就是给工厂拉个业务,我爷爷赚点回扣和辛苦费。”封孟州说。

那一单,封家父子一下子就赚了十几万。拿到了钱,两人二话不说,就在代工厂的隔壁,租了一个平左右的小仓库,开起了自己的皮毛作坊。

“封一刀”

开工那天,作坊门口放了鞭炮。当时的封孟州不到10岁,鞭炮的响声吓得他不敢出门,爷爷硬是把他拽到门口,“男子汉,怕什么,以后你是要闯天下的人。”

这话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在之后的很多年中,爷爷不断跟他重复,所以当后来封孟州上了大学,为了躲避继承家业这件事,而满中国跑的时候,他会不时地“反击”自己的爷爷,“你从小就让我出去闯的呀。”

封家的皮毛作坊,因为有60多岁的老技术工坐镇,当地不少大工厂,只要有订单来不及,就会找上门来,“一开业,就有业务,几乎很少有中断过。”

而且,因为老手艺人裁剪羊皮时的功力极高,同样一张羊皮,封老爷子裁剪,和一般技工裁剪,相比起来,封老爷子能够省下20%左右的羊皮。

同时,在封家的作坊,剪羊皮绝对不能用剪子,而是要用专门的裁刀,“不能伤到毛”。

有一次,一个意大利的客户来参观时,大家起哄,让老爷子展示一下绝活。老封也不客气,一裁刀过去,刀面齐齐地贴着羊毛,竟然能做到一根羊毛都没被切断。意大利人大加赞赏,当场就决定把两万双羊毛鞋子的订单交给封家。这也为老封带去了“封一刀”的美名。

剪裁是皮草制品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皮料的用料多少,关乎成本。老爷子在厂里坐镇,又陆续带出六七个徒弟。到孙子封孟州去上海念大学时,家里的皮毛工厂已经在镇上数一数二了,工厂也交到了他父亲的手上。

不过,名气虽响,利润却不高,最好的一年,也没超过万。

没出息的富二代

封孟州不想继承家业。

从小就在羊皮、羊毛堆里打滚,他早就厌倦了,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碰到羊毛就起疹子,医生说是过敏,建议他不能再接触羊毛制品。全家人为此伤感了好长时间,生怕后继无人,幸好过了几个月,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

封孟州的母亲说,这是天意,封孟州才不信,大学一毕业,他就申请去了新西兰,一待就是两年。回国后,封孟州去了北京,漂了两年,做过房产销售,当过英语培训老师,还去卖过保险开过滴滴,“什么工作门槛低,就去做什么,就差去工地打工了。”

村里人都说,封家这孩子,有钱了,就混社会,没出息。前几年,村里有个大学生去了国有大银行,他又被拿出来对比,他还跟父母闹过多次不愉快,每次吵架,都会以几乎相同的方式结束。

父母问:“你到底回不回家?”

封孟州回答:“不回家。”

直到三年前,在意大利闲逛的封孟州接到电话,母亲跟他说,爷爷摔了一跤,快不行了。

“回去的飞机上,我突然想,我该回家了,爷爷给我取名叫孟州,就是让我不要忘记家乡。我在飞机上其实已经决定留下来继承皮毛厂。”封孟州说。

幸好,爷爷逐渐康复,封孟州也答应接手工厂。皆大欢喜。

老厂新生

但矛盾很快爆发。

家人希望他从一线的技术工人开始做起,至少得把祖传的剪裁绝活给学会了,将“封一刀”的美名传扬下去。但封孟州却对技术和“虚名”一概不感兴趣,“我又不可能真的下去切羊皮。”

无论爷爷还是父亲,都是一路和工人同吃同住过来的,他们坚信,不懂一线,怎么可能管好工厂,封孟州回击的方式也很直接,他问了父亲一个问题:你知道工厂盈利水平为什么一直做只有万吗?父亲当时就被问住了。

封孟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代工业务继续做,但重心转到自有品牌的开发上来,他去北京拜访了一个设计公司,为工厂设计新产品,同时在焦作本地组建起电商部门,专门运营淘宝店,“以前是低端代工厂,既然交给我了,我不屑于做原来的事,我要做利润高的事。”

他还聘用了自己的母亲,当她负责产品体验,“羊毛产品,包括服装、鞋子,用户大部分是女性,如果连我妈都不满意,肯定卖不好呀。”他甚至去新西兰选择羊皮毛料的时候,都会带上母亲。

三个月后,第一款羊毛拖鞋正式在淘宝上架,0双鞋子,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他又紧急补了双。第一个月全网销售额就突破了50万元。

网络热销也带动了线下的客流,不少外地的批发商赶上门来订货,“比网上可多多了。”

这个皮毛工厂到了第三代手中,重新有了生命力。

不过,封孟州有时候也会有烦恼,河南孟州本就是皮毛制品的集散地,仿制能力非常强。曾经有一天,封孟州在皮毛城的一个档口看到一款羊毛鞋很眼熟,拿在手里反复看,老板娘就在一旁不断说,这可是网红产品,网上卖得很好,“当时我真想跟她说,这鞋就是我卖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