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把我设置成“星标”,准时接收公告推送!有什么问题记得去向我提问哦~
小学音乐
优秀教案分享
小学音乐《剪羊毛》
剪羊毛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能够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了解音乐与生活和劳动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聆听、模唱、小组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提高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能够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能够用热情、饱满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澳大利亚风俗民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片中的这些景物出自哪个国家?
学生自由回答。(蒙古;加拿大)
教师进行总结:图片中的这些景物出自澳大利亚,它是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澳大利亚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养羊的工人们都要把羊的身上的羊毛剪掉些,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很辛苦,于是就一边唱歌一边劳动。顺势导入本课课题《剪羊毛》。
(二)初步感知
1.教师为学生播放第一遍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开心;有点快)
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地,速度是稍快地。描写了养羊的工人们愉悦、欢乐的工作心情。
2.教师为学生播放第二遍歌曲,并设问:歌词描写了哪些景物?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羊;白云)
教师总结:歌曲中的工人们剪下了许许多多的羊毛,这些羊毛有的像白云、雪堆、丝绵等。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以“wu”为母音,以“1-2-3-4-5”为旋律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注意轻声演唱。
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轻声模唱旋律,发现难点附点音符和四分休止符。教师讲解:数字0表示四分休止符,在演唱的过程中,遇到这个符号的时候,需要休息一会儿,停顿一拍;有的音符带小圆点,这种音符叫做附点音符,跟在音符后边需要把前面唱得稍慢一些,后面两个音符稍快一些。
3.教师通过口语中的词汇“知.了”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小附点节奏型,带领学生单独练习,随后带入的歌曲的旋律中进行多次的练习。
4.教师带领学生带着作品的节奏对歌词进行朗读,并提问:歌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朗读完毕后,代表发言。(热爱劳动;活泼欢乐)
教师总结:歌词通过对于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大家一起剪羊毛的欢乐场面,也表达了热爱劳动的情感。
5.教师引导学生将歌词带入旋律进行完整演唱,并提醒学生注意小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用热情、饱满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将学生以前后四人分为一组,各自成员自行选择碰铃、铃鼓、木鱼、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为第二段旋律自由编配器乐伴奏。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针对性建议。
学生分组展示,小组之间评价。
教师总结: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小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这两个知识点,使器乐编配的节奏更加丰富,更好衬托出歌曲的魅力。
(五)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通过学习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感受到了优美的风景,体会到了澳大利亚人民的勤劳,体会到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业:课下搜集和澳大利亚有关的民歌,体会歌曲内涵,下节课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