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法狗战胜围棋的世界冠军柯洁,我们人类就开始担心会不会被机器人替代,出现科幻片《天网》、《终结者》、《黑客帝国》那样的场景。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想的更多的是离我们比较现实的话题:我们手上的工作将来会不会被AI抢走。特别语言识别、人像搜索、智能客服等陆续成熟,加剧了我们恐惧。
确实,有些工作将会被AI取代,而且还有不少已经成为现实。比如,阿里的鹿班就可以轻轻松松做出淘宝的海报。人工智能可以写歌作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美术、音乐这种我们一直以为需要灵感和天赋的领域也沦陷时,我们对AI开始真的怕了、怕了,我们拼不过他们,我们担心自己将变得无用。
但回顾历史,当我们的旧工作被取代,甚至消失时,必然有新的工种等待更多人的人去填补。
当英国工业革命后,发生过这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为了推广用机器剪羊毛,特地找了一个手工剪羊毛最快的中国人,机器和人进行几个小时的剪羊毛比赛。
结果和今天阿法狗和围棋比赛的结局一样,都是机器获胜。
这样的比赛,历史有很多。火车和马赛跑,电脑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这样的故事常常引起我们对未来的焦虑。
但事实上,工业革命后,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了工厂。信息革命后,工人离开了工厂,进入了公司。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部分并没有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只能从工厂走向服务业,依然从事体力劳动,吃不到时代变迁的红利。但我知道替代上一代的,最大的对手永远是下一代。
我们经常会觉得一代不如一代,抱怨90后佛系,嫉妒00后精致,这完全是“老人家”的错觉。
这和当初80后被批评吃不了苦,本质上是同一个剧情。下一代他们更能跟上时代的变化,适应世界新的游戏规则,在新世界里他们会比我们更强。
01
下一代人更能吃学习的苦
我们对吃苦有偏见,以为就是过苦日子,流血流汗地干体力活。事实上,吃苦有多种多样的意思,而其中学习的苦最有价值和味道。
我的初中同学就很多吃不了学习的苦,缺乏延迟满足的耐心,早早就放弃学习,没有形成学习的习惯。
我的侄子才上一年级,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识字、算术、背古诗。除了完成每天的功课和作业,还需要去上英语课、写字课、美术课、跆拳道课、小提琴课。
完成课程和作业经常要十一二点。而我的小时候,8点前就写完语文和数学作业,然后开始看《还珠格格》、《流星花园》,还有大量的抗日神剧和金庸武侠剧。
在暑假他基本不去走街串巷,到亲戚们家做客,而是接力报名其他培训班,游泳课、篮球课、编程课。
不管从学习的内容和强度都超出我那时的过家家。结果显而易见,他上1年级前,认识的汉字就超过3千个,而我幼儿园毕业时,还记不住26个字母。
我们会吐槽现在的孩子,天天抱着手机,运动能力不行。
那是没见过“别人家的孩子”,我侄子一个幼儿园同班女同学,从大班开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训练篮球,打完2个小时篮球后,赶着去上学。回想我的童年,5年级才第一次打篮球。
而,这样的勤奋学习的情况不是个例,大多数家庭都会让孩子更努力的学习,这代父母他们明白现在不吃苦,将来得吃土。
02
下一代有更好的学习资源
教育资源最核心的是老师。现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比以前高,小班教学已经成为主流,学生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