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江源文化的一次确认

6月4日,《一江清水向东流》大型报道采访组在治多采访。其间,邀请古岳和文扎连线对话,两位学者对长江源区的历史、人文、文化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一次巡礼,一次确认

古岳:你好文扎,前两天刚见过,没想到又有机会和你聊聊有关长江的话题。

文扎:是的。

古岳:我们知道,无论从地理学还是文化学的意义上来说,长江的源头都在治多,我觉得治多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对长江的意义更大。

文扎:按照考古学的说法,治多至少在两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它也是“玉树”这个地名诞生的地方。传说中治多是格萨尔王的王妃珠姆的故乡,这表明,治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藏语中,长江被称为“治曲”。“治”是母牛的意思,“曲”是河流的意思,传说中上古时代,大地干旱,长江从天上的一头母牛的鼻子中喷涌而出,解救了人间的苦难,因此长江被称为治曲,加之长江是从天而降的河流,又被称为通天河。对于生活在高原上的牧民来说,牛是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高原人将长江命名为“母牛河”,足可见他们对长江的珍爱,《一江清水向东流》这次创意很好,我们就是应该挖掘江源文化,并把它传播出去。

古岳:是的,这次《一江清水向东流》采访组,要对长江文化做一次巡礼,我感觉对治多来说具有一种确认的意义,因为外界对治多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我们应该知道长江的发源地是怎样的一个地方,有着怎样的文明,这对我们很重要。

文化学中的江源生态

文扎:生活在长江源的人认为,长江的水是有神性的,能够去除身上的病痛,高原人因此对长江有着很强烈的保护意识,比如他们从不捕捞长江中的鱼,他们甚至认为,捕捞长江中的鱼,罪孽就会报应到自己身上,所以高原人自古都会自觉地保护长江,你不能肤浅地把这种文化现象当成是一种迷信,我认为这是高原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的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是高原人在生产生活中自然产生的一种观点,是人长期与大自然相处时形成的一种文化。

古岳:这是江源文化最突出的特征。

源文化凸显治多价值

古岳:这几年,你(文扎)一直致力于源文化的研究。我认为从哲学层面来说,源就是开始。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源就是精神和思想的源头,从生态的角度来说,它是河流的源头,这样的指向,是你探索的主要内容,当然哲学和文化角度的指向,是你主要研究的方向。在你看来,整个青藏高原,就是人类文明的源,这种地理精神的确认早已超出了地理发现意义上的确认,文化大于知识,文明大于文化,精神大于文明,这也是治多吸引我地方。

文扎:源文化就是根文化。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源文化就是与大自然最亲密的文化形态。

从根本上说,长江源文化就是一种游牧文化,长江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摸索出了大自然的规律,并创造出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古岳:是这样。

文扎:长江源的人们对自然的顺应,有很多有趣的体现,比如,每年7月底,藏野驴产仔时有7天的晴天,为了避免惊扰藏野驴,这7天老百姓就不再外出活动,而是在家剪羊毛,他们认为,新生的藏野驴蹄子很软,需要太阳暴晒,才会坚硬起来,这就体现人对自然的观察。

江源的价值

古岳:至少两千年以来,人类在治多的活动十分频繁,而且和周边地区的交流十分频繁。治多处在亚洲多种文明的连接带上,我能感觉得到,唐宋以来,治多和外界的交流是以通天河为纽带的,通天河就是长江的上游,这是一条重要的文化走廊。在多种文明交流的过程中,通天河谷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说,多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曾经在通天河谷中达到了一种高度,甚至是一种深度,这种交融对后世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文扎:你(古岳)的体验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我想把话题展开说一下。

我有一种体验,城市中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感到孤独、焦虑,那是因为他们远离了自然。远离大自然就是远离了我们的母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江源就是一种对这些的人类灵魂的召唤,这是源文化对人类的启示。

大时代背景的媒体担当

文扎:没想到我们会因为这次采访,有了这样一次对话。

古岳:(西海)都市报能组织这样一次大型采访活动,我个人感受很受鼓舞,作为记者,能完成这样的采访是一次神圣光荣的使命,我们就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