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马帛宇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家家户户都养着细毛羊,其所产的羊毛被称为“软黄金”。5月17日,记者采访了养殖致富带头人——75岁的吐尔逊别克·俄得尔斯拜依。他虽已退休,但依旧热爱细毛羊繁育,常常去牧场讲授细毛羊管理技术,培养出不少养羊高手。
吐尔逊别克年参加工作,曾经在巩乃斯种羊场一队放牧,先后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严寒冬季的夜晚,他就与羊群睡在一起,精心呵护着每一只种羊。饲养、药浴、配种、产羔,繁育羔羊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精益求精。
在巩乃斯种羊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率先定居放牧,承包了种羊场的国有畜群以及配套的棚圈、草场、饲料地等开展养殖,同时饲养自家的畜群。随着羊群数量越来越多,吐尔逊别克的收入翻着倍增加,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上世纪90年代初,羊毛价格下跌。在进口羊毛的冲击下,新疆细毛羊养殖陷入低谷,但吐尔逊别克依然坚持。年后,细毛羊羊毛价格开始回升,吐尔逊别克守得云开见月明,除了羊肉能卖上好价格,细毛羊一身的绒毛也为他积累了不少财富。很快吐尔逊别克成了当地的大户,他开始帮助周围的人。
到了年,细毛羊羊毛价格最高时卖到了每公斤50多元,这让吐尔逊别克再一次看到了细毛羊的价值。同时,他感觉到现代化技术让细毛羊的品种不断优化,于是主动学习新技术。在巩乃斯种羊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参与种羊场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种公羊的培育工作,培育优质种公羊多只、细毛后备公羊多只。他还先后支援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5万余元,为学校、灾区等捐款共计3万余元。
如今,吐尔逊别克的儿子们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种羊场细毛羊核心群的牧工。儿子们学会了父亲优秀的养殖技术,羊群产羔率%—%,繁殖成活率达到97%。
和从前一样,种羊场每年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农户家养殖的细毛羊产下的羊羔,同时会对成年细毛羊所剪羊毛进行统一回收和销售。
和从前不同的是,曾经细毛羊需要手工剪羊毛,现在变成了机械化剪羊毛,给一只羊剪毛的时间压缩到几分钟;过去费时费力的人工打包环节,现在有了机器代劳;从前农户们想知道自己家的羊所产羊毛属于什么等级能卖多少钱要等很多天,现在几十秒就知羊毛优劣。
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给吐尔逊别克一家增添了更大信心。“我们希望曾经闻名于世的‘软黄金’能重新出圈并代代相传。”吐尔逊别克说。
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