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quo幸福rdquo这事挺飘

05月10日视频号直播间Tina心理学读书营第7期招募,超多好礼!记得点击预约哦!↓↓↓↓↓前些天遇到高中同学于梅的妈妈,得知于梅得了重度抑郁症,我很是惊讶。要知道这可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学生时代我们羡慕却难以企及的对象。全校一顶一的尖子生,国内重点大学,海外博士学位,世界强高管…她的履历好到让我等普通人自惭形愧。说起于梅的病情,妈妈满是担忧。于梅从小自我要求极高,事事追求完美,一路优秀,可前阵子,突然打电话说,自己从来没有幸福过。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妈妈慌了,医院,一纸诊断——抑郁症。妈妈说现在真是羡慕邻居家那普通的孩子。累了会喊,疼了会哭。考试不好也不在意,上了个普通大学。找了份稳定工作,但是天天乐呵呵,日子过得很幸福。当年他们羡慕于梅的卓越优秀,现在于梅羡慕他们的简单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小时候我们以为幸福是读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赚好多钱、嫁给白马王子……可后来当这些我们都有了,却发现还真不是这么回事!长大后我们发现,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对真实自我的接纳能力,一种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一种懂得活在当下的态度。01他们的目光VS我的幸福“我是谁?”——这是哲学终极三问里的第一问。我到底是谁?是别人口中的那个人?是父母期望的那个我?是爱人心目中的那个我?是他们塑造了我,还是我真实如此?有一个童话故事。小绵羊茉莉的毛洁白柔软,其他小羊都很羡慕她。牧场主人每个月都会定期剪羊毛,茉莉为了保持美丽,每次都躲避剪羊毛。久而久之,身上的毛越来越厚重,最后压得茉莉喘不过气来。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农场主找到她,为她剃掉了厚重的羊毛,茉莉得救了。第二天,光秃秃的茉莉感到羞愧极了。她不敢面对朋友们,躲在墙角,怕大家失望、笑话、议论。但终究是敌不过饥饿,最后她悄悄走进小伙伴们吃草的队伍中。大家都在低头吃草,并没有人议论她。吃完草后,小伙伴们还很开心地跟她打招呼:“茉莉,你好,你今天真清爽啊!”茉莉豁然开朗,她虽然剪掉了美丽的毛,但她还是她自己。茉莉如获重生。其实人也一样,有时会被光环标签所负累,迷失了自己。可是越到后面越会发现,人活到最后不是为了别人眼中的光环而活,就是简单地为自己而活。别人没那么多闲工夫,把目光只盯着我们看。不如就接受真实完整的自己,有缺点、不完美,那又怎样?缺点也好,优点也罢,正是这些特质,构成了我们的独一无二。02困难挫折VS我的幸福有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有个农夫有一片田地,春天来了,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最后,到了秋天,所有人都丰收的时候,只有农夫颗粒未收。不是失败造就了“一事无成”,而是害怕失败造就了“一事无成”。有人把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化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化思维往往把一次失败与“我注定一事无成”,“我是个废物”画上等号。因此无法面对失败或挫折,甚至为了避免失败,他们避免了一切开始,最终当然就只能一事无成。谈何幸福?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看待失败,就像爱迪生:“我并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种行不通的方式。”经典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角克里斯,就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作为一位濒临破产的医疗器械推销员,每日被各种生活费用追缴。当他看到股票投资经纪们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不仅仅是羡慕,还走上前去问他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份工作有什么要求?他从不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出击,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反观他的妻子,认为他是异想天开,固定化思维模式显露无疑。次日,克里斯去提交了实习申请,并且在对方各种拒绝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普通的股市交易员,到知名的金融投资家。影片中的经典金句,就是最好的注脚:“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如果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它。”别人的看法、挫折和挑战,从来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牵绊。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不断改善,是成长性思维模式,更是一种幸福的思维模式。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我们拥有选择权。不论生活如何捶打你,你都可以选择勇敢反击。03刻意求之VS我的幸福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学僧问禅师:“师傅,以我的资历多久才能开悟呢?”禅师说:“十年。”学僧又问:“需要十年吗?师傅,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长时间开悟呢?”禅师说:“二十年。”学僧接着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地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才能开悟呢?”禅师说:“那你就永无开悟之日了。”学僧困惑地问:“为什么?”禅师说:“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