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北帕已然是冬天,空气中都带着些凉意,尤其是清晨的北帕,冷得都可以扑街了。Derek一路带着哆嗦的大家参观市中心,这里有着精心呵护的中心广场花园,缅怀一战中牺牲的澳新士兵的纪念碑,以及北帕标志性的现代钟楼,奇形怪状的各式雕像,宏大的图书馆,无一不引人入胜……
星期三是梅西大学的开放日,大家可以免费品尝各式各样的食物,比如新西兰的羊奶,味道不错,主要是没有膻气。大家体验新奇的游戏,其实,游戏都运用了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例如非牛顿流体,只有速度足够快,才不会陷进液体里。在openday也有幸看到了工人们用一个电动推子给羊剃毛的过程,这种电动剃羊毛的方式其实很快,大约一分钟的样子就可以把一只羊清理干净。剪好的羊毛会被收集起来,放在袋子里,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里,同学们的一张张笑脸,似是新西兰冬日里的温暖光束,一幕幕热闹场景,极大程度表现了校园活力之所在。
毛利人分享介绍
剪羊毛
下午,一行人抵达WhareManaaki,Foxton.更是亲身体验了毛利文化。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少数民族,在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毛利人的迎宾仪式很有特色,部落中有地位的人率先发言,欢迎大家的到来,按照惯例——碰鼻礼,相互问候。
与毛利人一起体验手球
毛利人传统舞蹈中有一种名为“哈卡舞”的舞蹈。哈卡舞节奏短促有力、动作简单直接——大量运用半蹲、屈肘的动作来展示粗壮的四肢;用拍击胸膛和手臂来发出响声,展示勇气;表情多用瞪眼和吐舌,可以说是面目相当狰狞了。过去哈卡舞的表演场所常常在战争场地,用来恐吓对手,现在哈卡舞则常出现在比赛场地,还是用来“恐吓对手”,在过去,毛利人吃人的传统让现代人闻之色变。可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毛利人已经不再吃人。
参观实验室
了解了毛利过去的历史文化后,我们跟随毛利人学习如何编织小鱼,学唱“TuTiraMai”,玩弄手球……常言道,歌舞不分家。新西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让毛利人的音乐时而自由、奔放又充满野性,时而又静谧灵动,舒缓惬意,像来自星辰和大海。如今,最近被国内的“metoo”和“假疫苗”事件刷了屏,不妨来新西兰感受原始的毛利文化。这里的民风足够淳朴,大海足够浪漫。
毛利人教大家唱的歌
与实验室老师合照
俗话说“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此行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参观Pdlab、小型感官实验室。在封闭的环境里,品尝者可根据灯光颜色的变化来判断该颜色对人们食用该食物的愉悦感是否强烈,FoodPilot里的超高温瞬时灭菌、喷雾干燥,真空冻干仪器……教授耐心的解释,让人觉得收获颇多,此外,我们还亲身体验了如何制作啤酒,从milling→mashing→lautering→boiling→cooling→fermenting→maturing→filtering→packaging的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可见实验需要的是严谨的态度与认真好学的精神……
啤酒制作过程图
给做好的啤酒分装
制作啤酒过程
品尝啤酒
文字
季妍
责编
卓令昌
图片
吴昆蓉杨昱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