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利用货币手段进攻,美元贬值的背后,是

十几年前,一本《货币战争》在中国掀起了讨论热潮。

对于此书的内容,网络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大部分中国人了解到货币的威力以及国家金融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影响力。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金融体系陷入持续动荡,而为了转嫁危机,美国正在用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起进攻,美国到底是怎样用货币手段对中国发起进攻,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呢?

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许多人看来,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是经济学家和外贸企业应该关心的事情,对我们老百姓影响不大。

诚然,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国内,确实无法切实感受到人民币汇率浮动带来的冲击与变化。

如果人民币升值,在微观经济层面上,老百姓会发现自己的钱更加值钱了。在国外的留学生和游客,会发现人民币能换得更多的外币。

许多人在购买外国资产和商品时,会比原来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消费会被拉动,海外旅游和投资会成为一股热潮。

宏观层面而言,人民币升值会减轻企业外债压力,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缓解国外因为贸易逆差,缓和中国与外国产生经济纷争。

如果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在高位,那人民币将会成为其他国家和外国企业进行结算的主要货币,而人民币将会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外汇储备的重要货币,这对于人民币的国家化进程,是有利的。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对于利润微薄的小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过快,汇率就会挤占利润空间,甚至会造成亏损。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每年都会向外国出口大量的产品。在中国的制造企业中,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

人民币的升值,会吸引国外投资者纷纷把热钱涌入中国。投资者的热钱一般都会涌入在更容易获得回报的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中,这样造成了股市和楼市的牛市,经济泡沫就此诞生。

楼市股市的上涨,也会带动物价的持续攀升,通货膨胀就此产生,老百姓会感觉到工资跟不上物价。

综上所述,人民币无论是贬值还是升值,都会带来利与弊,如何利用人民币汇率的升降稳定和发展经济,是政府经济工作的一大课题。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人民币的汇率(特别是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从去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让美元贬值,美元贬值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针对中国的巨大阴谋。

年美国靠“剪羊毛”成功转嫁危机

美国作为世界霸主,靠的就是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在小布什上台后,为了控制中东,打击恐怖主义,美国连续发动了两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将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推翻。

这两场战争虽然使美国暂时控制了中东局势,却也让美国陷入了治安战的泥潭中。从年开始,美国每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花费在千亿美元以上。这种巨大的花费,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的。

美国政府不愿意放弃中东利益,坚持让美军留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为了能够维持对外战争的费用,美国被迫大举发行国债。

而年的次贷危机,更是让美国经济备受打击。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大放水”,大举发行国债,实行无限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

无限量化宽松,用通俗的话语来解释就是四个字:无限印钱。美国之所以能无限印钱,完全依靠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企图通过这些美元的世界购买力,将这些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去。

无限印钱的结果,那就是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后,美联储在美国采取了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这导致美国企业和海外投资者只能拿钱去海外投资。

因此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暴涨。为了抵挡美元贬值带来的压力,当时世界其他国家只能被迫跟随着美元贬值,进行货币“大放水”的经济政策。

如果回顾年左右,我们就能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国内,房价在年左右开始上涨。

而在国外,巴西、俄罗斯等国高速发展的势头被拦腰截断,俄罗斯GDP增长率从年的5.2%直接下降到年的-7.8%,巴西GDP增长率从年的5.02%下降到年的-0.13%。

美国通过一波货币政策,成功迫使其他国家承担了次贷危机带来的后果,也让美国企业趁着巴西等国经济衰退的时机,大肆购买巴西国内的优质资产。

巴西著名的铁矿企业淡水河谷(占全世界铁矿石生产接近1/5),在年过后,被华尔街资本趁机低价入股,美国从此掌握了世界铁矿石的定价权。通过以上操作,美国再次完成了一波“剪羊毛”式的收割。

疫情之下美国故伎重施

年新冠疫情的出现,让全世界的经济普遍陷入危机,美国经济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美国故技重施,重新玩起无限印钞这套把戏。

在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拜登上台后,也通过了1.9万亿美元救助法案。

美国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向美国企业和投资者撒钱。许多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再度拿到了大量美元,开始大肆购买原材料和其他大宗商品,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从年10月起开始暴涨。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被无限压缩。中国商品的出口额虽然在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中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都只是“赔本赚吆喝”,许多企业都只能维持低利润甚至亏本运营的状态。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将在这次无限印钞中蒙受重大损失,因此维持人民币价格处于一定高位,可以缓解美元贬值带来的外汇损失。

美国无限宽松的货币政策,希望再次迫使中国政府让人民币跟着美元贬值。然后美国就能通过突然加息,导致美元回流,让依赖国际资本突然撤出中国,导致中国经济泡沫破碎,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为了破解美国的阴谋,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的货币稳定。因此人民币汇率必须保持自主性,为了保住外贸企业,打击美国掀起的大宗商品升价潮,人民币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升值。

无限印钱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经济压力,但对于美国而言,大规模外债也是危险的征兆。

在拜登1.9万亿刺激法案通过后,许多经济学家曾断言,无限印钱最终将磨灭美元信用和购买力。一旦美元不再拥有世界货币的地位,那美国经济将走向自杀。

为了挽救美国经济,美国政府只能通过借债的方式饮鸩止渴。到年,美国外债规模将突破21万亿。光是支付外债利息,美国每年就要支付数千亿美元。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负担。

美国外债问题是中美经济矛盾的直接原因

在次贷危机的阴云散去后,美国政府并未吸取教训,没有及时削减外债,反而加大了借债规模。美国难以削减债务规模的原因有很多,而只有了解这些原因,我们才能明白,面对危机,美国政府为何只能借债。

原因一:美国制造业空心化

在中国之前,“世界工厂”这个名字属于美国。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与美国强大的制造业分不开。美国制造业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最为强势,当时美国不仅能生产飞机大炮、也能生产计算机、芯片。在轻工业领域,美国生产的汽车、服装也畅销全世界。

6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国内人工、土地、物价开始不断上涨。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美国企业开始向外转移,制造业的外流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如今美国的大企业,在国内基本没有工厂。

没有制造业,就无法吸纳就业人口,也无法为当地创造税收,经济必然萎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数量庞大的制造业,根本不可能有收入,因此美国政府失去了一大块税收来源。

虽然美国政府多次提出要让美国制造业回流,然而资本是没有国界的,只有利润才能吸引资本,因此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趋势只会越来越严重。

原因二:美国国内的富人阶层不愿意纳税

近年来,美国贫富差距不断在拉大。占美国不到0.1%的富有阶层,占据着美国近八成的社会财富。

在美国,以往还能通过遗产税等法律手段,调节这种贫富差距。进入20世纪后期以后,为了获得更多财富和影响力,美国富人组成一个个利益集团。

这些利益集团通过影响选举控制国家机器。在过去二十年间,美国政府不断减少对富人和大企业的税负。

自古以来,对中层阶级以上的富裕阶层征税,历来是一个国家重要财源。在砍掉这个财源后,美国政府的税收已经无法跟上财政支出,因此举借外债已经是无奈之举。

美国政府因为国内财政收入的减少,才会实行无限印钱这样的货币政策。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因货币政策和汇率,将会发生许多纷争。因此中国要做好准备,迎接美国的经济攻势,不能让美国再次凭借金融手段,收割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财富。

文/文史旺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