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刘家寨子镇在强力推进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创新肉羊产业运行模式,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子,肉羊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今年40岁的元鹏飞原先一直在外面务工,年家里两位老人突发疾病使得他再也出不了远门,也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成了贫困边缘户。村上了解情况后,为他在当地的肉羊养殖合作社安排了一份帮工的活儿,现在每年不仅有元的工资收入,还可以照顾上老人、帮衬一下家里的农活,生活开始有了起色。
刘家寨子镇李塬村村民元鹏飞:年我开始在羊场工作,每月的工资是元,按季度结,一年元,在羊场里干个零活,铡草、喂羊,有时间了还可以回家里干干农活,照顾老人,挺轻松的。
无独有偶,51岁的李朋武也在家门口的肉羊养殖合作社里寻得了一份短期活儿,李朋武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合作社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他就过去帮帮忙,一天挣元零用钱,也不耽误自己家里的肉羊养殖,轻轻松松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两份收入。
刘家寨子镇后沟村村民李朋武:我自己养着几只羊,种着几亩地,不能外出打工,合作社有活的时候打电话给我,我就去了,铡草、剪羊毛、打扫圈舍,一天给块钱,我感觉挺好的。
乡村产业兴旺,高质量发展是路径。为推动肉羊标准化发展,刘家寨子镇通过合作社把小规模养殖户和农村散养户、贫困户联合起来,进行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种湖羊生产性能和肉羊品质,带动贫困户和普通农户增收,走出了一条以“合作社+农户+企业+服务+市场”为模式的肉羊致富发展路子,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该镇还在全县率先实行代养模式,为有养殖意愿但无养殖能力的贫困户代养肉羊,帮助基础弱、能力差的贫困群众找到适宜的发展模式。
刘家寨子镇后沟村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克慧:下一步打算聘请专家、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羊的成活率、增加合作社的收入,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刘家寨子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富柏:下一步我镇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坚持“”产业方向不动摇,大力培育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坚持把蔬菜产业和肉羊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补齐蔬菜产业园设施短板,推进全镇肉羊养殖合作社规范壮大,充分发挥合作社带贫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会宁融媒记者李佳路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