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鄂托克草原上,长年累月活跃着这样一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六十年如一日,驰骋在全旗76个嘎查村,驰而不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一场场文化盛宴。她就是被鄂托克草原人民亲切称为“红色嫩芽”的鄂托克旗乌兰牧骑。
鄂托克旗乌兰牧骑成立于年3月,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第一支乌兰牧骑,也是自治区最早成立的乌兰牧骑之一。60多年来,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对外交流演出、传承”八大功能,为鄂托克旗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繁荣民族文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促进社会进步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获评全国首批乌兰牧骑式先进团队,四次被评为全国文化战线先进集体,荣获自治区首批“十佳乌兰牧骑”和“一类乌兰牧骑”等称号。年获得第六届全区先进基层文艺院团称号和“第九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国家级荣誉。
哪里的牧民需要我们就到哪里
老一辈的鄂托克旗乌兰牧骑以蓝天为幕布、以草地为舞台,把文艺演出活动送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新时代的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更是将这一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光大,把文艺活动及演出送到农牧民家门口。
日前,笔者走进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办公场所,这里静悄悄的,几乎见不到人。“队员们全部都下乡演出去了,大家都非常忙碌,我自己也经常下乡演出。”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队长任建设忙向笔者解释道。
“作为一名年轻的乌兰牧骑队员,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人民服务。我每年参与下乡演出多场,哪里的牧民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为他们演出、服务、辅导,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给他们带来欢乐。”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队员伊日贵自豪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平均每年举办惠民演出余场,累计开展惠民演出场,观众万人次;累计完成辅导、服务天次,受益群众达20万人次;推进“网上乌兰牧骑”建设,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次,受益群众29万人次。在演出间隙,队员们离开排练厅,走进困难群众家中,拿起抹布和扫帚帮他们擦玻璃打扫院子。在农忙时又拿起农具,帮助牧民们维修草场围栏、种蔬菜、剪羊毛、清理玉米草,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经久不变。
“以前,只要乌兰牧骑来我们嘎查,我们都自发地跑上十几里路去迎接。现在,他们开着大巴车来到家门口,节目更丰富了,当然更受欢迎了,因为他们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红色嫩芽’。”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牧民哈斯其劳满脸幸福地说。
“看看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