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很喜欢李娟的文章,除了和其他读者一样被她的文字吸引,还不由自主地从地理学的角度琢磨她描写的场景或事物,今天试着分享一点我读书时冒出来的地理联想。
本文讨论的文字均选自《前山夏牧场》,书很好看,强烈推荐。
阅读正文之前,先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哈萨克族的转场生活。
哈萨克族住在北疆,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牧民们住在邻近高山的盆地、谷地或平原,因为山地的迎风坡会使水汽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山上会生长草原、森林。为了科学利用草场资源,哈萨克族游牧民依据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即“转场”。按季节每年进行3次或4次的循环轮牧,牧场可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牧场。
“转场”是指根据四季变化不断变换牧场的位置,春季利用山地阳坡带的干旱草原即春牧场放牧,夏季转场到山地高处森林、草甸、草原和高山、亚高山草场,一般海拔在米~米。秋季来临,天气很快冷下来,高山开始下雪,为保暖和避免损失,牲畜必须向下转移,过渡到秋窝子,冬天,再回到平原盆地谷地荒漠草原地带。这里地面没有厚雪覆盖,牲畜能觅食牧草,新疆人亦称为冬窝子。冬牧场的面积一般不大,分布为小集中大分散。从11月至翌年3月中旬,牲畜在冬牧场停留时间长达半年左右。
附几张牧场的示意图
我看过一篇报道,村子里的村干部会帮助牧民协调各个牧场的牲畜数量,防止牧场超载。李娟的书里也会写,随着新邻居的到来,她跟随的这家人就会离开前山夏牧场,去往深山夏牧场,妈妈说:人太多了。
大家看出来了吗,不到一定的高度,植被是长不出来的;但太高太冷了,出现积雪冰川,植被也就无法生长了,水分和热量同时决定了植被生长的海拔范围。
新疆山地牧场图片源自网络
正文
又开始下雨。整整一天不见蓝天了。进入夏牧场,时间如同倒退了几个月。这边雪仍没化完,气温也比春牧场低多了……较之戈壁滩的荒凉,夏牧场绿意汹涌……虽冷而不寂,万物升腾,生命迹象沸沸扬扬。
夏牧场海拔高,气温低,虽然牧草已经比较茂盛,但是依然十分寒冷。不过有水的地方,自然界的水循环、生物循环都会更加活跃,欣欣向荣。
由于昼长夜短,早上四点多大家就得起来挤奶、赶羊。于是每到下午,劳动告一段落,大家都会和衣午休一场……无论如何,夏牧场的日子还算惬意。尤其在刮大风的天气里,我用铁锨把火种从室外的火坑挪进毡房里的铁皮炉。呼啸风声中,火焰异常激动,热气腾腾。茶水刚刚结束,困意就席卷而来。而室外一阵风一阵雨的,有时是漫天的雾气,然后渐渐地,这雾气中直接下起了雨,接着是冰雹……
这段话里类似的劳动场景在书里出现过很多次。阿勒泰地区纬度高,夏季日出早日落晚。他们要挤牛奶、放羊、制作各种奶制品、剪羊毛、煮肥皂、擀毡,干很多很多活儿。但他们也会通过一场又一场的午睡来补觉。我算了一下,北京和阿勒泰地区的时差大约两个多小时,北京时间4点在当地大约是地方时2点不到(当然前提是李娟书里用的是北京时间),这也太早了吧。
天气呢,又像所有山里的天气——没有套路就是最大的套路,说变脸就变脸。所以即使是夏天也要生着火炉,还记得那句“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吧?我记得有一年暑假去喀纳斯、禾木,晚上也是冷飕飕的。在巴音布鲁克时遭遇大雨,正好住在哈萨克毡房里,只能在炉子里塞满炭,晚上和衣而卧,烧火取暖。
每搬到一处新的驻地,我最关心的便是水源……听卡西说这里离水很近,而且既不是冰块也不是死水潭……
住在城市里,自来水是基础设施,人们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