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战中受益匪浅的美国汽车厂商,在二战时期同样是大发战争横财,只不过是通过帮助本国以及同盟国负责军用生产的方式实现。在罗斯福的号令下,通用总裁成为了军用物资生产的负责人,所有民用汽车在珍珠港事件后全部停产。
工业材料全部被投入到数以千万计的军用生产中。三巨头几乎生产了战争需要的所有装备,原本领先世界的生产效率,通过战争的洗礼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也让民用汽车技术的发展陷入了停滞。
如果说美国在一战结束后,仍忌惮于殖民帝国英国,那年的美国则真正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战后的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40%,生产了世界64%的钢铁和70%的石油,加上本就远离战火丝毫无损的国土,汽车工业在短暂的中场休息后,进入了空前辉煌的“黄金时代”。
生存环境优越、生活状态平足赋闲的美国人,在年创造了汽车年产量超过万的伟绩。工业上的游刃有余,促使人们将欲望转化为了对文学、音乐、美术、电影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就有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猫王、查克贝里等巨星的横空出世,也进一步激发了美国人创造新生活的欲望。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极低利息贷款的庇护下,人们纷纷开始购买豪华车,除了对排量和配置有极高的要求外,还将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同样付诸于车辆的造型当中。以HarlyEarl为代表的设计师们,在美苏太空竞赛中创造的天马行空的作品,模仿火箭的大型尾翼、模仿人造卫星的收音机天线都是司空见惯的汽车外观。
美国政府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并于年颁布了联邦公路法案。亿美元的巨额投入,使得洲际公路系统日益完善,四通八达的公路成为了美国人表达个性和自我概念的重要载体。
“公路旅行”的生活方式逐渐流行开来,而造型拉风的大尺寸豪华车对于中产阶级和普通家庭来说,装载性和便利性有先天的缺陷,性价比更高的PonyCar以及实用性更强的皮卡车型成为了汽车市场上的主流。
助美国人将自由精神付诸于汽车的三巨头,令美国在年的汽车保有量达到了万辆,此时德日的汽车工业,还在美国的五指山下压地不能动弹。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倡议公路法案的艾森豪威尔,迫于冷战的形势为越南战争埋下了导火索,在肯尼迪执政后被彻底点燃了。
这一打,就打了20年。越南战争不但耗费了至少亿美元的军费,导致了60年代的通货膨胀,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在一望无际的公路上,大排量的豪华车播放着迷幻摇滚的音乐,“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们为了忘却烦恼,在LSD强力致幻剂的作用下,沉浸在充斥着“Sex,Love,Money”的生活。
尽管越战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但美国的汽车产业仍在不停狂奔。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的雾霾困扰了无数国民,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三巨头降低90%的尾气排放量,但依然无法改变其用排量和尺寸实现自由精神的造车理念,而以日本为代表的外国厂商,在小排量汽车领域的技术已然成熟。等待美国本土汽车厂商的将会是惨烈的腥风血雨。
年中东石油出口国宣布对美国和以色列实施原油禁运,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紧接着年伊朗政局的变动,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法案,导致每个人每月能够购买的汽油量直线下降,也唤醒了沉迷于大排量汽车的美国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开车出行的观念已深耕在美国人脑海,向往自由的美国人毫不犹豫地将大排量的豪华轿车和肌肉车,或锁于车库或廉价卖出,转而投向了燃油经济性出色的日本车的座舱之内。
所幸在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的游说,使得皮卡车型获得了远比乘用车更宽限的排放标准,不仅为日后皮卡车型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保全了在石油危机中,因拙劣的转型而显得狼狈不堪的三巨头。
生产线一条接着一条被关停,车厂工人的不断下岗,标志着汽车城底特律的没落,日本汽车不断蚕食着本该属于三巨头美国的汽车市场,美国人为了稳固自身的地位,以“剪羊毛”的方式制造了90年代前后的经济泡沫,对日本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压。
美国汽车得到了被冲击后的喘息,皮卡车型在兴起的SUV车型的衬托下高歌猛进,替三巨头挽回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但家用车和豪华车市场,仍然被日系车型牢牢掌控。令人唏嘘的是,三巨头的欧洲分部在90年代所研发的小排量掀背车,却在欧洲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进入了21世纪,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三巨头潜心研发的全尺寸皮卡满足了美国人“舒适豪华”和“真正多功能”的需求,成为了垄断销量榜前三的存在。但无论是在本土还是海外市场,除了部分轿车在欧洲尚有一战之力之外,其他类型的乘用车无一例外,都处于全面落后于德日韩的状态,而先扬后抑的豪华车,早已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负面教材了。
总结:
在一战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的美国,拥有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优势,加上一览众山小的国际地位和无人能及的综合国力,美国的汽车产业经过高效的发展,保有量达到了将近饱和的状态。但美国的汽车厂商并不像其政府“世界警察”的作风一般,具有“输出”的意识。
皆因骨子里流淌着自由血液的美国人,在油价无忧、车价便宜、贷款政策优、道路四通八达的环境下,对大排量以及造型粗犷的汽车情有独钟,这种绝无仅有的需求以及发展成熟的汽车市场,给美国的汽车厂商造成了“服务好本土消费者就能稳住根基”的错误观念,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形成了汽车工业上的“闭关锁国”。
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以及石油危机,加上其扶持的国家汽车技术的不断崛起,失去勒的庇护,观念转变过慢、前瞻意识薄弱的美国厂商,在家用车和豪华车的市场中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也将发展前期汽车工业上的优势消耗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