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转非遗打卡城市No17伊犁

伊犁

Yili

叮~你有一份

来自伊犁的邀请函

请注意查收!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新疆是一个造物主偏爱的地方

雄奇的自然景观

都集中在了这片大地上

具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新疆伊犁

气候湿润,植被茂盛

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雪山、草原、花海、湖泊

关于你对新疆所有美妙的想象

都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这一期,星球君和大家一起去看看

伊犁有哪些

好玩的非遗体验点

01

\乌孜别克族

埃希来、叶来/

打卡地点:伊犁纳吾热孜节

打卡理由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14:33

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莎车市、叶城县以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等地区。乌孜别克族有着优秀的乐舞文化传统,早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历史阶段,源于今撒马尔罕的“康国乐”、布哈拉的“安国乐”及塔什干的“石国乐舞”就和“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其他西域乐舞一道东传,对中原汉族及东亚、东南亚乐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乌孜别克族民歌是其民间音乐乃至古典音乐、原始宗教礼仪音乐的基础,而埃希来和叶来又是乌孜别克族民间歌曲的重要代表。

埃希来篇幅巨大、结构严谨、音域宽广,旋律兼具深沉和激昂的特点。它主要在“喔朵鲁希”等群众性娱乐集会上演唱,个别乐曲亦可用于舞蹈伴奏。叶来篇幅较为短小,节拍节奏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活泼,它主要是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喜庆场合为群众性自娱舞蹈伴唱伴奏。

埃希来和叶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丰富了流传地民众的精神世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成为乌孜别克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乌孜别克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而成为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之一,对中华民族乐舞发展史、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史及乌孜别克族社会历史状况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02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

打卡理由

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民间器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冬布拉、库布孜、斯布孜额等哈萨克族传统乐器的独奏曲中,有一批特别优美抒情、悠扬婉转的乐曲,哈萨克人习惯将这些乐曲称为“六十二阔恩尔”。

“六十二”和“阔恩尔”是中国哈萨克人心目中两个神圣的词汇,“阔恩尔”系古哈萨克语,专门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所以那些最深沉、最优美、最能打动人们心弦的音乐,哈萨克人就称之为“阔恩尔”。而所谓的“六十二”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单纯的数量概念,它有着“众多的”“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等多重含义。

03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打卡理由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是以古老的哈萨克民间乐器冬布拉为中心的一个民族民间乐种,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08:47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由乐曲、弹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既可自弹自唱又可为舞蹈伴奏。哈萨克人将冬布拉乐曲称为“冬布拉奎依”,根据音乐结构和演奏技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托克别奎依”(即弹击乐曲)和“切尔特别奎依”(即拨奏乐曲)两大类。“冬布拉奎依”的数量很大,据统计,在新疆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的就达几千首。冬布拉乐曲在演奏时往往体现出一定的即兴性和创造性,表演开始前,冬布拉演奏者有讲述乐曲故事或描述乐曲内容的传统。

冬布拉弹唱按表现方式可分为“安”“阿依特斯”“铁尔麦”“托勒傲”“克萨”“达斯坦”六类,其中“安”为弹唱,“阿依特斯”为对唱,“铁尔麦”为劝喻歌,“托勒傲”为歌谣续唱,“克萨”为短篇叙事诗,“达斯坦”为长篇叙事诗。以冬布拉弹唱方式演绎这些艺术种类,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旋律悠扬、宽广、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民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的主要特征。除弹唱以外,冬布拉还是哈萨克族民间舞蹈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哈萨克冬布拉艺术长期在民间以口传心授方式代代承沿。

04

\哈萨克族民歌/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

打卡理由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03:43

哈萨克族民歌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州直属八县两市和塔城、阿尔泰地区,木垒、巴里坤,甘肃省的阿克塞等三个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

哈萨克族多从事畜牧业生产,他们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具有浓厚、独特而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特征。“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的民间谚语就形象地说明了民歌是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亲密伴侣。

哈萨克族民歌演唱是在各种喜庆节日、家庭聚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民间娱乐方式,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曲、颂歌、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四类,表演形式可分为独唱、重唱、弹唱、清唱、对唱等。

哈萨克族民歌不仅是哈萨克人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反映社会和历史的一面镜子,集中体现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05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打卡理由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居住区。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了人在舞、马亦在舞的艺术境界,于是卡拉角勒哈就成了哈萨克族民间乐舞的名称。

卡拉角勒哈既可在大型的欢乐集会中,也可在小小的毡房里表演;既可独舞,也可双人对舞或多人集体舞蹈;舞法亦因人因地而异;舞蹈动作生活气息浓郁,表演内容丰富,典型的节目有熊舞、鹰舞、擀毡舞、挤奶舞、绣花舞、拉面舞等。

拉角勒哈的男子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尤其模拟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的舞姿,张弛有度;女子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舞者可根据自身水平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并经常把劳动和生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各种动态糅进舞蹈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和表演内容愈加丰富多样。

卡拉角勒哈由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布拉伴奏,乐手按照表演者舞蹈动作的快慢来变换节奏;明快活泼的乐曲的节奏感极强,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

06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打卡理由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形式。其传统节目主要表现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感情,从唱词到音乐都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全面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堪称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

阿依特斯的对唱没有固定的曲牌或相应的唱腔流传,演唱者一般根据对唱的内容从语言本身生发旋律与节奏,并且多弹奏冬布拉为自己伴奏,也有不用冬布拉伴奏的徒口清唱。

阿依特斯的唱词均为即兴创作,并不固定,因此对艺人即“阿肯”的要求很高。阿依特斯艺人必须具有敏捷的才思和渊博的知识,具有出口成章的才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在瞬间对答如流,以理以才服人。

由于是竞技式的对唱,阿依特斯艺人们在表演时通常采取扬己抑人的方式,力图先声夺人,语言尖刻而又互相谅解,胜不骄,败不馁,胜者谦和有礼,败者不耻于输。阿依特斯的表演必须在众人聚集的场合下举行,通常在不同部落、不同地区的艺人之间展开。

07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

打卡理由

新疆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花毡、印花布的织染最为著名。维吾尔族有使用羊毛毡的传统,日常居处,凡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要精心装饰,用于铺炕、铺地、礼拜和做壁挂使用的花毡即在装饰之列。直到20世纪90年代,维吾尔族生活中都没有离开过花毡,至今少数有土炕的住家仍在使用。

且末县的花毡制作工艺包括压花毡、印花毡、绘花毡与贴绣花毡等多种,其纹样题材丰富,色彩鲜艳,种类繁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中既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寿纹、回纹、博古纹,也有阿拉伯风格的几何和花卉纹样,还有维吾尔族日常用品、工具纹样及伊斯兰教风格的净壶、圣龛等纹样,甚至还有景教和佛教纹样。

花毡也是哈萨克族人民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哈萨克语称之为“斯尔玛克”。哈萨克族花毡多为双层,比普通毛毡厚,缝制密实,经久耐用,可传几代人。它主要流布于塔城、伊犁、阿勒泰、木垒、巴里坤等哈萨克族牧区。塔城是新疆哈萨克族比较集中的地区,花毡使用十分普遍。哈萨克花毡的制作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原料主要有羊毛、毛线、彩色布、染料等,整个制作流程由剪羊毛、打羊毛、擀毡子、绘图设计、图案染色等环节组成,制作方法包括毡贴、布贴、毡和布并用、刺绣等。哈萨克族花毡主要有座垫花毡、床上花毡、嫁妆花毡、炉灶旁使用的花毡等种类。这些花毡色彩艳丽,图案内涵丰富,反映了哈萨克牧民的理想和愿望,为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具体材料;其制作工艺和流程严格合理,符合科学要求,也具有少数民族工艺史方面的研究价值。

模戳土印花布是新疆维吾尔族英吉沙县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人们以自己织造的白布为底料,采用凸版模戳进行印制。印染所用的模子都是以木材手工雕刻而成,其大小视图案的大小而定。模戳土印花布的颜色多为大红、粉红、果绿、中黄、淡黄等,图案则多以花果植物、家用器皿为素材。这种花布主要用于墙围、壁挂、腰巾、餐单、褥垫、窗帘等的制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给人以古朴、素雅、大方之感,深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

08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

打卡理由

哈萨克族的毡房营造是一项古老的工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哈萨克毡房与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工具。它采用木结构框架式组合,在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哈萨克毡房主要由骨架和毡子两部分组成,整体架构精巧灵活,具有机动性,易搭、易卸、易携带,可防震,可随放牧生活不断迁徙移动。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包含雕、刻、凿、编、扎、染等多种工艺,过程相当复杂。毡房营造者自制染料,并染出彩色毛线,以之编织草帘、擀制花毡,且不用任何图纸和纹样,边绣边制。这些都显示出哈萨克人民高超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表明哈萨克民族的手工技艺已达到高超的水准,其中凝结着哈萨克族的审美观念、人文思想、民俗特色及历史记忆,在少数民族美学、民俗学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哈萨克族毡房在我国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所涉及的力学和材料学方法、综合动态造型艺术及工艺思想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09

\塔塔尔族撒班节/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

打卡理由

撒班节亦称“犁头节”,是塔塔尔族的传统农事节日,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塔城、伊犁地区和奇台县等地。据说撒班是生长在中亚地区的一种野生植物,塔塔尔族先民鞑靼人以放牧、农耕和狩猎为生,春夏之际从草原和农田归来时都要在长满撒班的草滩相聚,开展体育竞技和文化娱乐活动,以祈风调雨顺、粮食满仓,久之便形成了撒班节。历史上的撒班节是在春耕时举行,后由于气候的变化,节日时间改到6月中下旬。

撒班节内容丰富,节日活动中会展示独特的饮食、服饰习俗,举行音乐、舞蹈和体育竞技活动。这个民族节日对于我国少数民族饮食、服饰、音乐、舞蹈发展史及塔塔尔族民间民俗文化、美学观念、道德观念等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0

\哈萨克族服饰/

打卡地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

打卡理由

哈萨克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哈萨克族聚居区。

哈萨克族服饰系在古代乌孙、瓦克、乃蛮、克列衣、吐热克等部落或氏族服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成,它选料考究,剪裁合理,色泽艳丽,种类繁多,颜色中包含着吉祥、祝福的意蕴,缝制、刺绣及饰品的精细加工等方面也都体现出鲜明的哈萨克民族特色。哈萨克人自古以畜牧业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为适应游牧迁居需要和山区草原的气候,其服饰多以兽皮、牲畜皮及各种布料手工制作而成。

哈萨克族服饰展示了哈萨克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审美情趣,继承和发扬哈萨克服饰传统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将民族服饰史、工艺史、美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11

\诺茹孜节/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

打卡理由

诺茹孜节在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就已形成,流传至今。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哈萨克人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诺茹孜”。哈历一月正是公历3月,公历的3月21日或22日是春分,白天与黑夜持平,哈萨克人把这一天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称之为“诺茹孜节”。

诺茹孜节传统的过法为期两周。为了辞旧迎新,预示丰收,各家各户都要用小麦、小米、大米、肉、奶疙瘩、盐、水7种食品做成“诺茹孜”饭,还要食用储藏过冬的熏马肠、熏肉等。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牧村)到另一个阿乌勒,走家串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并把冬天宰杀牲畜时留下的羊头奉献给老人。老人口念祝词(巴塔),祝福“家人平安,牲畜满圈,奶食丰盛”。

在节日期间,牧民们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娱乐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三类:第一类属文娱表演性质的,如铁力麦、唱歌、跳舞、阿依特斯、演唱史诗等;第二类属运动锻炼性质的,如赛马、摔跤、姑娘追、叼羊等运动;第三类属于趣味游戏活动,如绕口令、猜谜语、圆梦等活动。

12

\哈萨克族传统婚俗/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打卡理由

哈萨克语中称“婚礼”为“克勒恩吐苏入托依”。哈萨克族作为马背民族,其婚俗也表现出古老游牧民族的遗风。哈萨克族婚庆仪式包括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主要有说亲仪式、订婚仪式、送彩礼仪式、出嫁仪式、迎亲仪式。哈萨克人在同一个氏族部落内结亲时,七辈之内不得通婚。七辈之内不准通婚主要是以男方的氏族血缘关系来计算的。

“哈萨克族婚俗”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的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

哈萨克族的婚俗发源于古代乌孙,自15世纪中叶形成了哈萨克族这一民族共同体以来,相继问世了《哈斯木汗法典》《叶斯木汗习惯法》《头克汗法典》等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对哈萨克族婚丧、嫁娶等礼俗进行了规定。自此哈萨克族的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民间,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哈萨克婚礼的仪式程序,并发展演变成为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民俗现象。

13

\哈萨克族库布孜/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打卡理由

库布孜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拉弦乐器,琴身为木制,由琴杆、弦轴、弓子及音箱组成。库布孜主要流传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国外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等国家也有分布。

古代的库布孜多为哈萨克族巴克思(萨满巫师)用在作法仪式上,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师徒传承。《哈萨克族库布孜》包括库布孜制作工艺、库布孜演奏技艺和库布孜曲三个部分。

库布孜右手持弓拉奏,左手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甲根触弦发音,演奏技法灵活多样,有揉弦、颤音、泛音、双音、滑音、击音等左手技能,还有拉弦、跳弦、拨弦等弓法技能,使库布孜曲旋律美妙动听且富于内涵。多种不同的演奏技法使库布孜乐曲的节奏很丰富。各种单拍子、复拍子、混合节拍在库布孜乐曲中常见不鲜。有些乐曲通过多种节拍、节奏的变换组合,推动乐曲的发展,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时有出现的增值节拍,更为乐曲带来了独特的韵味。

14

\恰克恰克/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打卡理由

维吾尔族“恰克恰克”,发源于伊犁并在伊犁广为流传,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向新疆各地及中亚各国传播。伊犁的“恰克恰克”艺术是以伊犁州直的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尼勒克县、巩留县、新源县、特克斯县、昭苏县为中心,并逐渐辐射到了博乐、哈密、库尔勒、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地区;并进一步传播到了哈萨克斯坦国的部分地区。

“恰克恰克”翻译成汉语为“笑话”,有些人也把它称为“拉提帕”即“幽默”的意思。“恰克恰克”是一种曲艺艺术,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具一格的口头文学。它源于伊犁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习俗,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的一种讽刺文学形式。“恰克恰克”是伊犁麦西来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溶入到了维吾尔族人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维吾尔的喜庆婚礼、朋友聚会、节庆娱乐甚至相互聊天时,你都能听到“恰克恰克”的表演,“恰克恰克”的语言简练、短小精悍、讽刺性强、幽默诙谐、风趣活泼,这些特点使“恰克恰克”极易于传播,有的“恰克恰克”是即兴产生的,说“恰克恰克”有时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气氛能即兴说出一连串的幽默与笑话。

15

\锡伯族贝伦舞/

打卡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打卡理由

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统称,被锡伯人称为“生命舞蹈”。贝伦舞流布于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其他县市、塔城地区和乌鲁木齐市等锡伯族散居区。在新疆,凡是有锡伯人居住的地方,都能见到贝伦舞的即兴表演。

贝伦舞形成于早期锡伯族的渔猎生活时期。锡伯族先民在大兴安岭一带过渔猎生活时,就有一种强身键体的娱乐形式,现今流传民间的贝伦舞保留了这种遗风,具有较强的模拟性。乾隆年间数千名锡伯人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戌边屯垦,二百多年来,在和新疆各民族的交流中,贝伦舞具有了新的舞蹈语汇、表现手法和舞蹈风格。

据初步调查,锡伯族贝伦舞大约有十余种。锡伯族的贝伦舞是一种群众性、自娱性、即兴性的民间舞蹈,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自由表演。

锡伯族贝伦舞乐曲旋律流畅,欢快跳跃,曲调比较简单但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经过民间艺人整理谱曲,形成相对回定的舞曲。贝伦舞时的伴奏乐器是锡伯族民间弹奏乐器冬布尔,有很强的节奏感。

END

图文、视频来源网络

星球互动

在你眼中

哪种非遗体验才是

伊犁旅游C位呢?

你体验过伊犁哪些好玩的非遗?

欢迎留言告诉星球君

更多精彩下回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