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来自格尔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李鸿学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格日罗村开展扶贫工作。
唐古拉山镇的格日罗村地处偏远,距格尔木市区公里,平均海拔米,全村有41户,人,草原面积将近19万公顷,为纯牧业村,牧民群众以养殖牦牛和藏羊为主。
说起这个村子,李鸿学也不是完全陌生,很多年前他去过。那时的格日罗偏远、落后、贫穷,现在的格日罗村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的一部分村民在年搬迁到了格尔木市南郊,帐篷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房,家家有敞阔的院子,村子里还有学校、广场、市场、卫生院等,再加上每年发放的草场补助,村民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那么,这样的村子还需要扶贫吗?
当然需要。
李鸿学一进村子就发现了问题——村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曾经的格日罗,穷在没钱;现在的格日罗,需要的是文化、远见和干劲儿。
明晰了工作思路就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李鸿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村民的思想、行为,必须要让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坚定树立起“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观念,才能最终改变整个格日罗村的面貌。
怎样因地制宜带动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和年轻人找到人生的目标,做一番事业,让生命更有意义呢?
为达到这个目标,李鸿学可是费尽了苦心。首先,他和村“两委”班子在认真分析研究后,决定在村委为年轻人设置岗位,推荐3名大专毕业生为村级后备干部。
大学毕业生达毛措聪明能干,决定和朋友一起在长江源村开一家具有民族特色的藏餐馆,但苦于没有经验,也缺乏资金,希望得到李鸿学的帮助。
李鸿学看到年轻人一脸的期待和信任,心里很感动,他马上对年轻人这种想做勇敢尝试的态度予以最大的肯定和鼓励,然后亲自到餐馆察看装修进展情况,并联系市劳动就业局为年轻人申请职业培训的机会。达毛措得到了李书记的大力支持,干劲十足,努力地为开店做着各种准备工作,热情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才毛措是个心灵手巧又能吃苦耐劳的女人,在牧区的时候,挤牛奶、剪羊毛、打酥油茶样样都做得极好,虽然忙忙碌碌,但充实而满足。现在搬到了村里,山里的牛羊雇佣其他人来放养,没有了那么多活儿要做,才毛措反倒觉得生活空落落的,闲置的双手仿佛都要生出锈来,她一心想做点事。她看到农贸市场门口的门面房空置着,她决定在这里开一间民族服装店。一来自己有事做,二来也能方便村民。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穿轻便又时髦的汉族服装,但逢年过节还是要换上漂亮的藏装,还有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依然习惯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但附近包括市区里都少有象样的藏族服装店,通过分析和考察,才毛措认为开民族服装店是个好路子。说干就干,快速地谈好店铺,搞了简单的装修,才毛措从西宁、拉萨等地进了货,“才毛措民族服装店”开得红红火火。
为了鼓励村里的创业者,李鸿学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先后多次到市就业局,最后终于为村里最早一批自主创业的青公保和才毛措分别申请到元创业补贴资金,虽然钱不多,但让创业者更有干劲了。年,才毛措还被青海省妇联授予“全省农牧区妇女致富能手”荣誉称号,成为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才毛措在领奖的时候,发表获奖感言说:“获得这样的荣誉,我最要感谢的就是我们的好书记李鸿学,因为有他对我们创业者的鼓励、支持和实实在在的帮助,我才能站在这里领取这份荣誉!”
在才毛措等人热情创业的带动下,在李鸿学的大力鼓励和帮助下,村里陆续有数十人选择自主创业或就业,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李鸿学充分利用妇联、团委等组织的力量,鼓励引导剩余劳动力积极参加民族舞蹈、特色餐饮、手工编织等各项技术培训班,带动村民学习一技之长。村子里闲逛的人少了,喝酒闹事的人少了,村子里显得风清气正,面貌一新。
解决了年轻人的问题,还要把温暖送到老人、病人手里。
才角老人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和心脏病,雪上加霜的是,才角老人的老伴和女儿都有残疾,昂贵的医药费成为这个小家庭沉重的负担。仅年,才角老人由于心脏病等多次住院,就花费7万余元。本来性格开朗的才角老人,常常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日子过得苦巴巴的。
经过李鸿学用心了解,除了才角老人家,村里还有几户人家也存在类似的困难,也符合临时救助金的申请条件。村民达毛吉患有癫痫病,长期吃药,家庭困难;村民卓玛才仁身有残疾,还患有心脏病,没有劳动能力,家庭条件也不好。
李鸿学迅速准备相关材料,用最快的时间,把才角老人、达毛吉和卓玛才仁的资料提交到市红十字会、市残联、市医保局等单位,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资金,还为才角申请了防贫关爱金。
很快,申请的救助资金拔付下来了。达毛吉收到元的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金,才角老人和他的老伴收到临时救助资金元、防贫关爱金2.5万元,卓玛才仁收到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金元。这些资金的落实,解决了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李鸿学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敬重。来找李鸿学的村民渐渐多起来,尽管语言不那么畅通,村民们也愿意操着不熟练的汉语来给这位真诚善良又有实干精神的扶贫干部说说自己的困难。有时候,村民们并没有什么困难,就是来找李书记喝壸茶,聊聊家常,村民们把李鸿学当成了知心人,逢人就会说:“我们格日罗村有福气,来了个好书记。”
好书记不仅要解决村民眼前的困难,还要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活集体经济是扶贫工作的重点,这项工作的开展让李鸿学费尽了心思。
李鸿学经过多日苦思冥想,理清了思路,他牵头学习、考察,又与村干部一道,结合村里的实际,制定出发展集体经济的三年工作计划。
首先,从现有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始改变。村合作社原有多只藏羊,这是格日罗村最大的也几乎是唯一的集体财产。李鸿学了解到这多只藏羊在山里养了已经好几年了,虽然养殖数量有所变化,但合作社并没有钱,也没有给村民带来更实际的福祉。李鸿学心想:这些羊,“老弱病残”不清除,非生产畜不出栏,不就是“死”的吗?得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真正成为集体的一部分,让这些在山里“躲清闲”的家伙们为村民们的脱贫奔小康做贡献。
李鸿学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每家每户和村合作社加大了畜群结构调整和非生产畜的出栏力度,不到两年的时间,在羊群基础母羊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达到40余万元。
在产业资金、项目扶持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通过沱沱河门面房、扶贫宾馆、农贸市场、产业资金、光伏电站等收益分红,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年,格日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1.5万元,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收入31万元。
目前,格日罗村与长江源村合作修建的牛羊肉食品加工车间也正式建成。这是格日罗村与邻近几个村子团结协作、联手致富的一个开端,与同胞携发展之手,也展现了格日罗在致富路上的一种胸襟和姿态。(唐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