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行五线谱,
好似五彩的飘带,
装扮着美好的生活;
一个个音符,
就像美丽的彩灯,
闪烁着迷人的光辉。
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园,走进音乐的世界。
音乐是美妙的语言,能与人产生共鸣,激发人积极向上的心,向善向美的情。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活跃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幼儿大方自信的性格,熏陶幼儿的情操。
和老师一起走进音乐世界
为进一步优化我园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本学期我园教研主要内容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分领域、分主题同目标安排教师进行分层次阶梯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期教研主题活动以“乐享乐美,浸润成长”艺术领域(音乐)为主线,展开教研活动。
研讨活动中强调,在遵循音乐教育本质和幼儿音乐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音乐教学现场中,易于激发幼儿创造力和个性张扬的教师引导”,包括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游戏等不同类型音乐活动的具体引导策略。围绕这个教研主题,我们开展一系列的研讨、培训和实践工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学而有思
看课评课
艺术点评
各抒己见
和孩子一起走进音乐世界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艺术也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在本周中班组教师以《指南》为背景,开展了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公开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和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许丹:月亮去哪里
教师借助故事情境,运用图谱和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旋律,在歌唱的过程中,让幼儿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大胆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体验倾听、欣赏、表现音乐的乐趣。
欣
赏
表
现
刘亚兰:波点跳跳跳
音乐游戏以它独特的音乐性、游戏性,趣味性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我们要通过游戏氛围的营造、游戏材料的提供、多样化游戏形式的运用,让幼儿学会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理解音乐,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裴怡:《捏面人》
《捏面人》这首原创歌曲,让孩子们的心灵与古朴的艺术亲密联系在了一起。曲调中渗透了京韵味儿,歌词中融合了儿童喜欢的故事人物的形象,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同时教师采用生动、富有表情的体态动作,帮助幼儿轻松学习歌曲。并通过创编等手段,让幼儿在不断接受挑战自我中感受快乐!
王晓峰:小青蛙回家
“小青蛙回家"这首歌曲说唱交替,通俗易懂,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萌发热爱小青蛙,保护小青蛙的情感及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我就设计了这一节音乐活动“小青蛙回家”。
柴戎:剪羊毛
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便能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动,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感知和认识节奏,能够主动表现音乐。
一起感知
一起跳跃
一起游戏
刘晓辉:小鳄鱼之歌
《小鳄鱼之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以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形象为角色,相应的动作可爱有趣,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感受音乐节拍做动作,让幼儿在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又培养其对音乐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得到一种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体会。
快
乐
打
击
曾钦:小鲤鱼跳龙门
音乐游戏是以音乐知识为载体的游戏活动,它将音乐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兼备了游戏与音乐的特点。当我们把音乐有机地融入游戏中就构成了幼儿喜欢的音乐游戏。活动旨在让幼儿自由愉快地沉浸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世界里的教学反思
观摩活动结束后,对于每节课,执教老师们都深刻反思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亮点与不足。在园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参研教师大胆的分析交流,各抒己见,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研究目标和教学建议,纷纷对执教老师设计的活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师幼互动以及幼儿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通过这样扎实的教学与研讨,让每位老师在本次活动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学以致用,达到了既定的教研活动目标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教研主题活动以“乐享乐美,浸润成长”艺术领域(音乐)大教研活动,激发了教师们参与研讨的热情,为教师们创设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用专业知识与他人对话,大胆阐述。同时,老师们对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尝试观察和记录自己班级中幼儿的个人专项能力,将教研活动中的经验结论运用到日常的运动教学实践中。相信在这样一群对教育充满热情的教师团队的带领下,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