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驯化绵羊,是为了羊毛吗

青春痘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

刚过去的双十一,下单买了件毛衣。这是冬天的仪式感。

不是一进屋就脱掉的羽绒服,而是穿着时间更久的毛衣。

小时候跟老妈逛百货,看到有的毛衣贵得吓人,旁边的服务员会翻个含蓄的白眼说,这可是美利奴的羊毛。

So?(我挂上黑人问号脸)

看了这本《你一定爱读的羊的世界简史》我才知道,羊毛长期被人类所用,它的好是现代其他合成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书里告诉我们,羊毛卓越性的秘密,在于羊毛纤维的“鳞片”。

这些重叠的“鳞片”让羊毛具有疏水性,可以把水汽保存在纤维内部,但是摸上去并不感觉潮湿,并且也让羊毛更易于染色。羊毛还是一种出色的隔热材料,这也是我们在寒冬把毛衣穿在里面的原因,减缓身体热量的消散。

羊毛吸收水分的时候,还会释放热量。此外,它也是天然的防火材料,因为它惊人的细胞结构,受热时会膨胀,形成绝缘层。因此,消防员的必备品之一是羊毛内衣。

关于羊毛的特性,只是这本《你一定爱读的羊的世界简史》里的一部分。英国当代畅销作家莎莉·库尔撒德用生动的语言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示出这种毛茸茸的动物如何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那么,人类早期驯化绵羊,是为了羊毛吗?

01人吃羊:物尽其用

书里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最早看到野羊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为了果腹在努力猎杀它们,也就是说羊的食用价值,是人类早期驯服羊的主要目的。

看到这里,人类的基因“迫使”我流下回味起烤羊腿的哈喇子。

羊被人类驯化并不仅仅因为它恰巧被发现肉质肥美,可以食用。更重要的是,羊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驯养动物。

根据进化生理学家贾里德·戴蒙德的“驯化测试”,理想的驯养动物必须具备以下6种特征:

第一,不太挑食。

第二,能够快速成年。

第三,能够在圈养条件下繁殖。

第四,天性温顺。

第五,不太胆小。

第六,有社会结构,群体里有强有力的领导者。

巧了,绵羊完全符合以上所有特征。

除了绵羊“天资聪慧”,人类在驯化的过程里也充满了“巧劲儿”。

早期的农民会故意选择羊的某些特征,从而更容易控制它们。比如留下性格温顺的羊,攻击性高的羊就被吃掉。而能产白色羊毛的羊,也是被选择培育的结果。

因此,“驯化的过程不是通过训练,而是通过‘挑选出最驯服的后代‘来完成”。

至于羊毛,也在最开始的时候,入不了人类的法眼。因为大部分的羊毛太硬,只有软羊毛才能加工。

书里告诉我们,人类培育出产羊毛的品种,不是灵机一动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偶然的基因突然而慢慢形成。

在这种能产细软羊毛的绵羊品种身上,人类还特意培育出一个特性——不能自然脱落毛。为何?

原因在于“可控”。野羊在任何地方都可能留下一把毛,被风一追就没了。想要让一个东西有价值,就得把控制权紧握在手,收放自如。嗯,这个思路,你应该能联想到其他场景。

可想而知,剪刀的发明要归功于羊。但是,历史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地方,如同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话,“时尚是一个圈”一样,在给羊剪毛的历程里也有这样一个闭环。

年,一艘从英国出发的船,除了押运囚犯,还带着只绵羊来到了澳大利亚。一个世纪之后,当地的绵羊数量激增到了1亿只,手工剪羊毛的速度几乎赶不上对羊毛的需求。于是,年,“剪羊毛机”发明了,以蒸汽为动力。

然而,剪羊毛机的发明并不意味着获得羊毛的成本下降。在美利奴羊这种产高质量羊毛的品种身上,现在大多数养羊人发现,剪羊毛的成本往往高于羊毛的价格。因此,有些农民开始回头开发那种每年会自然脱落的品种。

除了羊肉、羊毛之外,羊的全身上下几乎都被人类“物尽其用”。

比如羊奶制作成奶酪,羊脂涂抹在衣物上可以防水、并成为药品、化妆品的重要成分,甚至羊肠作为避孕套已有千年历史。

人对羊,真是“吃干抹尽”。

02羊“吃人”:哭天抢地

可是吧,羊也不傻,它跟人类共生关系久了,也学聪明了,早早布下棋局,等着反杀。

圈地运动,这场被马克思称之为“羊吃人”的英国著名历史事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更多关于这个历史时期的细节,是我们当年学习时没有机会了解到的。

富人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圈地养羊,获得高额利润。虽然有评论对圈地运动给予正面评价,认为“圈地提高了土地产量,增加了英国人口,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但书里关于这种“非常直接的阶级抢劫”给老百姓带来的伤害,更刺痛人的神经。

在圈地历史上最黑暗的事件之一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高地清洗。

几千年来,苏格兰广袤的山地牧场一直被高山部落占据着。地主和商人才不想放过这些可用于养羊的地方。

这个“清洗”过程长达一个世纪,高地部落的人们被暴力驱赶出家园。把人赶走的好办法之一,就是放火。

书里展示了当地人遭受创伤的第一首资料。有一位叫贝琪的女士回忆道,当年她16岁,目睹焚烧队把当地人的房子两头都烧了,墙内的东西都化为灰烬。当地人不得不逃命,并且被告知可以去“喜欢的”地方,只要不占用“本属于焚烧队的土地”就行。

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去了哪里?他们被戴上手铐,被迫登上船只,给运送到加拿大和美国去。

“任何逃跑的人都会被狗追赶并被抓起来。”

羊“吃人”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童工的剥削。

18世纪末,纺织业发生巨大变化。纺织厂机械化,需要利用水力来提供动力,因此这些工厂都建在偏远的位置。但那些地方劳动力数量很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支持企业招募社会上最脆弱的人群——孤儿和贫困儿童。就这样他们成为了“英格兰的白人奴隶”。

这些孩子中有的年仅6岁,就从济贫院和孤儿院打包送到英国的偏远乡村,在新的纺织厂里工作。

在当时,这些童工成为什么样的打工人?

每天工作14至17个小时,从早上五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一日三份小口粮中有两份是站在机器旁边吃完的。晚上睡觉,三人一张床。

这些孩子最常受到的工伤,有被监工殴打、影响生理发育,以及肺部吸入有毒纤维碎片。由于睡眠不足,也有孩子被机器吸入。

“整个身体都进入机器里,被搅成碎片。”

写在最后

如果说,在看这本《你一定爱看的羊的世界简史》前半部分的时候,还能惊喜地了解到我们现代生活里常见的事物都跟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多半是给人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那么,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从经济角度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会让人的笑容逐渐凝固。

脑子里的烤羊腿瞬间不香了,彩色变黑白。

要如何评价这个历程呢?

我想到《人类简史》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为这一篇悲观的文字画上句号。

“每当人类整体的能力大幅增加、看来似乎大获成功的时候,个人的苦痛也总是随之增长。”

人是,羊也是。

感谢你阅读到这里。我是疏影书影,一手育儿,一手阅读,混沌清醒之间发现书中惊喜。

说明:本文中标有水印的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先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