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张彦展示教师
编辑:张彦摄影:李萌
5月22日和5月23日本校区进行了自主课堂集团展示课活动,本次展示课的四位教师是由抽签形式来决定的,四位教师分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现场展示及研讨,用自己的实践诠释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解。也体现了集团所提倡的每位教师都开放课堂的理念,让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开放、交流、学习的空间。
牛海娟
《十二生肖歌》
牛海娟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课《十二生肖歌》,通过围绕大问题“从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了解了十二生肖的名称、顺序以及小动物的特点,并从拓展阅读文中进一步了解了人们赋予十二生肖的美好寓意。
韩晓亚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音乐课《剪羊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组内自主识读乐谱,并全班分享成果和学习方法,在共同体学习方式下自主添加歌词,通过反复演唱在实践中找出表现欢快情绪的节奏型。
牛晨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科学课《搭支架》,始终围绕“怎样能够让一张A4纸承重最多”这一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共同体学习中不断实践、反思,在与同伴的交流、对话中探索更好的、更多元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郑雪飞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利用预学单,在学生课前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初步的思考和想法进课堂。课上围绕“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大问题进行交流,在有效的同伴协同中,老师的及时串联、反刍中,帮助学生提升了思维。
每节课后,老师们都以观察员的形式汇报了自己的观察感受,使听课及展示课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磊校长带领干、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也谈了自己的听课感受,使大家对如何推进学习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此次展示课,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倾听习惯初步形成,老师们变得润泽多了,强势的学生也润泽多了,我们正向着学习共同体最理想的课堂迈进。同时在观察与实践中,使我们对老师如何进退、如何串联、何为挑战性问题、如何让协同学习更有意义等困惑的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老师的适时进退,最考验教师对教材核心的把握,对学生有效生成的串联,这将成为每一位教师不断修炼的课题。今后,我们将继续潜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协同学习单,面对学生的生成要更加从容,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成长,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土。